Sf-900 SFM

有货

库存信息

关闭
货号 (SKU) 包装规格 是否现货 价格 数量
I778236-500ml
500ml 期货 Stock Image
查看相关系列
昆虫细胞培养基 (3)

基本描述

别名 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
英文别名 Sf-900 SFM | Insect Cell Serum Free Medium (Sf-900)
规格或纯度 BioReagent, 用于细胞培养, 无菌过滤, 适用于昆虫细胞培养
稳定性与储存 Store at 2-8℃ long term (12 months). Store in the dark. Do not freeze.
英文名称 Sf-900 SFM
储存温度 2-8°C储存,避光,禁止冻结
运输条件 冰袋运输
产品介绍

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 BEVS)是基于昆虫杆状病毒及其宿主细胞建立的表达体系,与大肠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并称基因工程的四大表达系统。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Sf-900)是专门针对Sf9、Sf21、High Five等昆虫细胞设计开发的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适用于昆虫细胞高密度悬浮培养以及BEVS高效蛋白表达。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Sf-900)可应用于药品研发、重组蛋白生产、人用/兽用疫苗生产和基因治疗等多个方面。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Sf-900)需要环境CO2以维持生理pH值。
本产品含有:L-谷氨酰胺、碳酸氢钠、D-葡萄糖;不含:酚红。
 使用说明:
(一)培养条件
  完全培养基: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Sf-900)为完全培养基,正常使用时无需额外加入其它成分。
  悬浮培养摇床设置:27-28℃,100%湿润空气,120-140rpm(振幅25mm)或90-110rpm (振幅50mm)。
  贴壁培养培养箱设置:27-28℃,100%湿润空气。
(二)细胞复苏
1、在37℃水浴中,迅速(<2分钟)解冻一管冻存细胞。当最后一丝冰融化时,迅速从水浴中移出细胞冻存管。
2、轻轻混匀并吸出管中细胞悬液。悬浮培养:转移细胞悬液至含有20-30mL的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125mL摇瓶中,使细胞接种密度为3-5×105个/ml;贴壁培养:转移细胞悬液至含有5mL的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T25培养瓶中,使细胞接种密度为2–5×10 ⁴ 个/cm2。
3、悬浮培养:将摇瓶放到摇床中进行细胞培养;贴壁培养:将培养瓶放到培养箱中进行细胞培养。
4、细胞复苏3-5天后,挑选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传代。建议细胞传代至少3次,待其完全复苏,倍增时间稳定后,再进行细胞应用。
【注】由于复苏的昆虫细胞非常脆弱,一般无需离心去除DMSO。
(三)悬浮细胞传代
【注】昆虫细胞对机械剪切力非常敏感,请注意操作轻柔,避免过多的机械损伤。
1、从摇床中取出含细胞悬液的摇瓶,无菌取样并计数,当细胞满足以下条件时进行传代:①对数生长期;②细胞存活率>90%;③活细胞密度>2×106个/mL。
【注】如果观察到细胞碎片,请将细胞悬液在100×g下离心5-10分钟,然后将细胞沉淀重悬在新鲜的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中,以减少细胞碎片和代谢废物副产物的积累。建议每1-2周使用离心的方式彻底更换一次培养基;如果距复苏或者上次传代已满5天,活细胞密度仍然不达要求,请离心彻底更换培养基或者复苏新的冻存细胞。
2、按接种密度为0.5-1.0×10 ⁶  个/mL和最终传代体积,计算所需细胞悬液的量。
3、在新的无菌摇瓶中加入合适体积的预热的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然后按照计算的所需量将细胞接种入此摇瓶中。
4、将摇瓶继续放到摇床中进行细胞培养。当活细胞密度达到2×10 ⁶ 个/mL(2-4天)时, 可以再次进行传代。
【注】在细胞传代30次或者持续3个月以上时,需要复苏新的冻存细胞进行传代。
(四)贴壁细胞传代
1、当细胞融合度达到80-90%时,可以进行传代。吸出培养瓶中的旧培养基和脱落的细胞,然后用4mL(T25瓶用量)预热的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重悬细胞。反复轻轻吹打单层贴壁细胞进行重悬。
【注】观察细胞脱落情况,如果需要,可轻轻敲打瓶壁,帮助细胞解离。
2、将细胞悬液转移至无菌的15mL离心管中,细胞将会在1-2分钟快速沉降至管底。轻轻吹打分散细胞。
3、进行细胞计数,确定细胞存活率,计算活细胞密度。
4、在含有预热的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培养瓶(5mL/T25瓶)中加入2-5×10 ⁴ 个/cm2的活细胞,轻轻混匀。
5、将培养瓶继续放到培养箱中进行细胞培养。当细胞融合度达到80-90%(3-5天)时, 可以再次进行传代。
(五)细胞驯化
  细胞驯化主要包括直接驯化和连续适应驯化,一般昆虫细胞可直接接种至本产品中,不需经过连续适应驯化。对于一些直接接种状态欠佳的细胞可以采用连续适应驯化。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直接驯化:将细胞以0.5-1.0×10 ⁶  个/mL的密度直接接种至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中,每2-4天传代一次,至少传代3次。待倍增时间稳定,且存活率维持在85%以上时,即可认为细胞已适应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
2、连续适应驯化:建议采用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与原培养基比例分别为25%:75%、50%:50%、75%:25%、100%:0%的梯度进行连续传代适应,适应过程中接种密度控制在0.5-1.0×10 ⁶  个/mL之间。最终在100%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中传代过程中,倍增时间稳定,且存活率维持在85%以上时,即可认为驯化完成。
(六)Bacmid转染(仅供参考,具体步骤请按照转染试剂要求进行)
1、以六孔板为例:细胞按照8×104个/孔,用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重悬并接种到六孔板内,每孔2mL,使细胞密度能达到约70-90%。放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注】具体的接种细胞数量请根据细胞类型、大小和细胞生长速度等而定。
2、至少1小时后,将完全培养基更换为不含血清的Grace培养基或IPL-41培养基,每孔2mL。
3、按照转染试剂要求,用不含血清的Grace培养基或IPL-41 培养基制备转染试剂-bacmid混合物,并均匀滴加到六孔板的细胞中,随后轻轻混匀。
4、放置于培养箱中培养,3-5小时后将培养基更换为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
5、继续在培养箱培养约96小时后,收集每孔的培养液,500×g离心5分钟,获得的上清即为P1代杆状病毒。P1代病毒应2-8℃避光保存,可以选择添加FBS至终浓度为2%以保护病毒不被蛋白酶降解。
【注】P1代病毒近期不使用的情况,可以适当分装后-80℃长期保存。尽量避免反复冻融病毒,反复冻融可能导致病毒滴度下降10-100倍。
6、为获得更高滴度的杆状病毒,可以使用P1代病毒感染昆虫细胞等来获得P2代杆状病毒。具体操作请参照Bac-to-BacBaculovious expression system的相关操作规程。
【注】由于杆状病毒在每一代的扩增过程中均易出现缺少突变,因此推荐最多扩增至P3代病毒。
(七)细胞冻存
1、选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细胞存活率>90%、状态良好的细胞进行冻存。
2、细胞计数并按照冻存密度为1-3×10⁷个/mL/支计算所需细胞量。准备程序性冻存液:45%新鲜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45%培养上清液+10%DMSO;或者直接使用无蛋白非程序性冻存液。
3、将细胞以100×g离心5-10分钟,弃去上清,使用混匀的冻存液重悬,1mL/管分装至冻存管。
4、如使用程序性冻存液则需要程序性降温至-80℃过夜,如使用无蛋白非程序性冻存液则可直接放入-80℃过夜,次日转移至液氮保存。

产品优势:

1、成分安全有效:无动物来源成分,无血清,不含蛋白质或多肽成分,包含源自非动物来源的游离氨基酸、二肽或三肽,还包含植物、酵母或细菌的水解产物。组分相对稳定,添加了类固醇激素和脂类前体,针对昆虫细胞的生理特征而设计。
2、 支持高密度昆虫细胞的悬浮生长:生长密度可以达到1.3E+05个细胞/mL以上,细胞生长速度快。
3、支持昆虫细胞的静置培养:与进口同类对照相比,细胞增殖更多,细胞状态更好。
4、高效转染杆状病毒质粒:重组病毒中目的蛋白表达量媲美进口同类对照。
5、蛋白表达量高:支持侵染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液,目的蛋白表达量高。
6、注射用水配制,参考GMP管理体系生产,工艺稳定,批差异小。
7、原料均选用自产或者经过严格检测和纯化的低内毒素高纯药用级别原料。
8、严格的质量检测程序,远高于同行业要求指标,产品性能突出,指标媲美进口。
9、热原(内毒素)水平低,减少外源内毒素干扰。
注意事项:
1、为保持本产品的最佳使用效果,请勿进行冻融处理。
2、本产品为无菌包装,请注意无菌取用。
3、本培养基中碳酸氢钠含量为350mg/L,为了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可以直接于无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昆虫细胞,而不能放于5%二氧化碳环境中。
4、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操作时请穿着实验服并佩戴一次性手套。




安全和危险性(GHS)

质检证书(CoA,COO,BSE/TSE 和分析图谱)

C of A & Other Certificates(BSE/TSE, COO):
输入批号以搜索分析图谱:

溶液计算器

Shall we send you a message when we have discounts available?

Remind me later

Thank you! Please check your email inbox to confirm.

Oops! Notifications are disabled.